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技资讯科技资讯

毛宇新是谁生的(江苏近现代出过哪些女性名人)

编辑 2024-06-06 12:23:59 科技资讯

1. 毛宇新是谁生的,江苏近现代出过哪些女性名人?

江苏近现代出过哪些女性名人,我仅知道下列十名:

华春莹 1970年4月生于江苏淮安市淮阴区,毕业于南京大学,现为我国外交部部长助理、外交部发言人。

刘 滨 1977年1月21日生于江苏镇江,1995年应征入伍,1997年考入解放军军医学院,现为解放军总参某部干部。***唯一嫡系孙子毛新宇的爱人。

顾秀莲 1936年12月生,江苏南通人,共和国第一任女省长,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现任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

刘延东 1945年11月生,江苏南通人,原统战部部长、政协副主席、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

何泽慧 (1914.3.5-2011.6.20) 江苏苏州人,籍贯山西灵石,共和国杰出的核物理学家,被誉为"中国的居里夫人″,亦是中国科学院第一位女院士。

陆小曼 (1903-1965) 江苏常州武进人,翻译家、文学家、画家。民国十大才女之一。

史 良 (1900-1985) 江苏常州人,当代法学家、政治家、女权运动先驱,"爱国七君子″之一,共和国首任司法部部长,原全国人大、政协副委员长和副主席。

吴贻芳 (1893-1985) 江苏泰兴人,生于湖北武昌,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第一届女子大学生,中国第一个女大学校长,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的第一位女性,被誉为"智慧女神,一代名师″。

周 璇 (1920.8.1-1957.9.22) 生于江苏常州,著作电影演员、歌手,代表作《马路天使》、《长相思》,其中她演唱影片中插曲《天涯歌女》、《四季歌》、《夜上海》等成为华语歌坛的代表作品,被誉为"金嗓子″。

上官云珠 (1920-1968) 生于江苏江阴,原名韦均荦,著名电影演员,六十年代22大明星之一,代表作《一江春水向东流》、《乌鸦与麻雀》、《南岛风云》、《舞台姐妹》、《枯木逢春》、《希望在人间》等。

毛宇新是谁生的(江苏近现代出过哪些女性名人)

2. 不少士兵因此发了横财是真的吗?

曾家版本:绝无此事

究竟曾国荃率湘军吉字营将士攻破天京(今南京)后发了横财没有,一直以来有两个版本。一是曾氏家族自己的版本,说是根本没有这回事,纯属眼红湘军建大功之人捕风捉影,一些历史学家也认同此说。

曾国藩在老弟率部攻克天京后,奏报清廷时特意指出:

“中外纷传洪逆之富,金银如海,百货充盈......然克复老巢,而全无货物,实出微臣意料之外” 。

既然太平天国如此寒酸,“全无货物”,则湘军攻破天京亦无财可取,曾氏兄弟和湘军将士“大发横财”之说,也就是子虚乌有了。事实果真如此吗?一直以来,曾家这个版本都遭到人们的质疑,因为曾国藩的这份奏折本身就有“此地无银三百两”、“欲盖弥彰”之嫌,且漏洞百出。

【曾国荃】

在曾国藩的老家湘乡荷叶塘一带,至今仍流传着一句谚语,叫“打开天(南)京进洋财”,指的似乎就是曾国荃率吉字营官兵攻克天平天国王都天京(今南京)后大肆劫掠金银财宝之事。

既然曾氏故里父老乡亲都如此说,看来湘军破南京后大发横财一事并非空穴来风。

曾国藩在奏折中称“伪忠王”李秀成供言,所谓天朝“圣库”,实系天王洪秀全私藏,洪秀全既有私藏,那么他私人敛藏的这笔巨额财富在天京城破后又到哪里去了呢?曾国藩在奏折中说毁于大火:

“伪宫贼馆,一炬成灰”。

宫殿楼宇可以烧作残垣断壁,绫罗绸缎可以烧“成灰” ,金银珠宝和古董珍玩也在这场惊天大火中灰飞烟灭了吗?所以曾国藩的奏折,实际上只能哄哄三岁小孩,是骗不了大清的实际掌权者慈禧太后的,只是她看在曾氏兄弟平定太平天国立下奇功一件的份上,不想为了追究这笔巨款的下落而激怒曾氏兄弟,逼反湘军,另生事端而已。

民间版本:大发横财

另一说是民间版本。民间流传湘军攻破天京后不仅曾国荃大发横财,吉字营官兵也是烧杀抢掠,发了大财,所以“打开南京进洋财”的民谚才会不胫而走,至今不绝如缕。

据史料记载,曾国荃率部围攻天京用时两年多,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后来,曾国荃采纳部将李臣典的建议,从城外挖地道至城下,砍伐大量竹子,将竹竿凿通,填装火药三万斤,将引线贯穿其中,炸塌城墙20余丈,站在最前排的攻城士兵也被炸死炸伤一大片 ,然后大军踏着同袍的尸骨聒噪着从缺口处鱼贯杀入城内。湘军入城后,曾国荃纵兵大掠,烧杀三日三夜,罹难的军民人数,曾国藩在奏折里称共计13万余人,以致于“秦淮长河,尸首如麻” 。曾经繁华富庶的六朝古都南京,顿成人间地狱。

有记载说南京城内的太平军除李秀成率一千多人保护幼天王洪天贵福乘乱逃逸外,其余的基本被剿杀殆尽,曾国荃仍不张榜安民,继续纵兵抢掠居民。

吉字营平时欠饷严重,于是曾国荃在破城后默许官兵烧杀抢掠,在曾的纵容下,湘军士卒有 “剥取贼身囊金者”,有“发掘贼馆窖金者”,平民百姓亦不得幸免,身上带的,家里藏的,地下埋的,全被搜掠一空。这时南京城里粮食早就食尽,饥荒严重,尸积如山,血流成河,百姓无法生存,都想方设法逃出城去。曾国荃下令紧闭诸门,只许从南门出城。百姓扶老携幼纷纷涌向南门,身上携带的钱财都被把门士兵搜走。士兵搜得金银后,上缴守城军官,又由军官一级级上缴,大头被曾国荃所得,其余由各级将官瓜分。

天京城破后,湘军把太平天国各王府都掘地三尺,以搜寻财宝。据说曾国荃部将萧孚泗率军在天王宫内掘得洪秀全的秘密金库,也即哄传的天朝“圣库”,曾氏兄弟欺骗清廷,将这批堆积如山的财富全部据为己有。

曾国藩擅杀李秀成,就是害怕他泄露机密

李秀成被擒获后,纂写了一份《自述》,其中说到了“洪秀全之私藏”,也就是太平天国绝密“圣库”。

曾国藩担心李秀成暴露机密,欺君之罪可不是闹着玩的,就以:

“圣朝天威,灭此丑类,除僭号洪(秀全)逆外,其余皆不必献俘;陈玉成、石达开未解京,即有成例可援;(若李秀成在押解赴京途中)或不食而死,或窜夺而逃......”

为由,拒不执行清廷将李秀成解京的旨意,擅作决定将他“凌迟处死”。李秀成的供状《自述》也被曾国藩删改,将副本抄送军机处,原稿则由曾国荃带回湘乡老家珍藏起来,秘不示人。

曾氏兄弟对李秀成及其自供状的处理,似乎透出重重玄机,即便在当时就有人质疑其动机,人们有理由怀疑和私分天国“圣库”窖藏财宝有关。

船载车运,富可敌国

据记载,为了把掠夺来的大批财宝运回家乡,曾氏兄弟绞尽脑汁,想了很多办法。

曾国荃受哥哥指点,向朝廷请病假回籍休养。同治三年六月十六日克复金陵,七月二十日曾国藩即上疏云:

“曾国荃克城以后,困惫殊甚,彻夜不寐,有似怔忡。据称心血过亏,万难再当大任,恐致偾事。意欲奏请回籍”。

朝廷本欲让曾国荃率军剿捻,几经周折才于9月初“准其开缺(辞官),回籍调理”。得到批准后,曾国荃挥别兄长,于10月初1自南京溯江西上,回籍“养病” ,直到11月16日才回到湘乡老家,历时一个半月。如果只是养病,南京条件肯定比穷乡僻壤的湘乡强,之所以反复上奏请求“开缺”回籍疗养,恐怕还是为了回家安放过多的金银财宝。

据说曾国荃的船队共有大船百余艘,每船配20名纤夫,为了保密,船舱上层装载石料,下层藏有金银珠宝,船头摆上佛像。船队溯江而上,过汉口,入洞庭,转湘江,一路无人敢拦。在湘潭靠码头登岸后,用雇来的百余辆独轮车走旱路运回湘乡,这些车子昼夜不歇,往来穿梭,用半个月的时间才将货物全部运回荷叶塘曾府。曾国荃破南京后发了多大横财?恐怕已经一目了然了。不仅曾氏兄弟富可敌国,湘军将帅们人人均大发横财,士兵中强悍者也有不少人发了财,弱者只能捡点漏了.......据说湘军被裁汰掉大部分后,很多士兵回乡买田、起屋、讨小,过起了安逸富足的日子。

曾国荃在家乡大兴土木,广置田产,据不完全统计,曾府田产在十万亩左右,横跨好几个州县。难怪湘乡当地百姓称曾府为“横直三百里,不踩外姓地”。

【插图源自网络】

3. 孔子的父亲是叔梁纥?

谢谢悟空小秘书的邀请,孔子他爹确实是叔梁纥,但叔梁纥可不姓叔,就好比老子不姓老,叔梁纥在这里,其实只是一个简称。就好比俄罗斯人的名字很长,普京的全名加起来是: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普京,但一般情况下,咱就说最后俩字。按照俄罗斯人那种表达方式的话,其实叔梁纥的全名是子·孔·纥·叔梁。

其中,子是叔梁纥的姓,正是这样一个姓氏,代表他是殷商帝王家族的后裔,但姓只由女性使用,所以叔梁纥不会自报家门,说自个是子叔梁或子纥,而是用这个家族的氏,即孔。

春秋时期,“氏所以别贵贱,姓所以别婚姻”,男人主要考虑的是做官,女人主要考虑的是嫁给谁当老婆。正是因为这个缘故,女人用姓,男人用氏。

那么,孔子这一门是在什么时候用“孔”这个氏的呢?那得追溯到孔子的老祖宗孔父嘉,孔父嘉的老爹和爷爷是宋国的皇亲国戚,当时称为“公室“,可是到了孔父嘉这一代,家族与皇族的血缘,就出了”五服“。所谓“亲不过五服”,高祖父﹑曾祖父﹑祖父﹑父亲﹑自己,这就是五服。再往下就没啥关系了,你不能用你先人的氏了,咋办呢?就得新起一个。

那么,新人姓啥呢?一般有这么几条路子,一是用老爹的官职,譬如孔父嘉当时官至大司马,就可以因此采用司马这个姓氏;二是从老爹名号里选一个字,你喜欢哪个字,就选哪个。

结果是,后人选了孔父嘉的孔字来做姓氏。

所以,到叔梁纥这一代,如按照后来姓氏+名字的叫法,他应该是孔纥或孔叔梁。如果他变性成了女人,就是子纥。

关键在于,春秋初期又流行一种名、字相合在一起的称呼方法,譬如鲁国的叔牙和季友,就是叔梁纥的雷同格式。而上层贵族这么叫,中下层士大夫更是仿效流行。

但问题是,这样只能在小范围内搞搞还行,如果全世界都这么干,那大家的称呼便剩下了公、仲、叔、季几种模式,重复率也太高了。

所以到孔子那个时代,就不再流行排行+名字组合的叫法。孔子姓啥?孔。名啥?丘,那他自己就得自称孔丘。至于关系较为密切且平等的朋友,则叫他仲尼(字)。他的学生,则叫他孔子(孔老师,子是尊称)。

再往后,春秋末期到战国乱世,整日你杀我、我杀你,这种礼仪,其实就越来越弱化了。所以孔子的儿子,就叫孔鲤,字伯鱼;孔子的孙子,就叫孔伋,字子思。

这种“姓+名+字“的用法,就比以往那一套简单太多,所以你看汉末三国那会几乎人人都是这样,关羽字云长,赵云字子龙,诸葛亮字孔明。可到了五胡乱华那个时代,汉人连命都保不住,还谈什么“姓+名+字“,于是再简单一些,把字也给省略。到了唐朝,就连贵族皇室,也懒得起字。

所以你看唐高祖李渊,他还有个字,叫叔德。可他的三个儿子,分别叫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哪里还有什么名与字的区分。虽然此后一度又有回潮,譬如李世民的儿子李治就有个字为善,可是到李治的儿子李旦那阶段,又没有字了。此后到李隆基,也是名字合一。

当然在大部分情况下,“姓+名+字“的惯例还是有,譬如李白字太白,杜甫字子美。一直到宋代,包公还是这样:包拯,字希仁。甚至再来几波,女真人、蒙古人、八旗、西洋、东洋,五次大规模打击之后,汉人依旧有名又有字:明朝皇帝朱元璋,搞了个字叫国瑞,军师刘基,字伯温。明末袁崇焕,字元素;吴三桂,字长伯。曾国藩镇压了太平军,他还有个字叫伯涵;李鸿章有个字叫少荃。蒋中正字介石,***字润之。

大体到了20世纪中叶,“姓+名+字“的惯例终于被吹垮,蒋介石之子蒋经国的字是建丰,可到了孙子蒋孝文、蒋孝武这里,哪里还有什么字。大陆这边,***之子毛岸英其实名为毛远仁,岸英是他的字,可是到第三代,毛新宇同样就不再有字。

本文标签:

很赞哦! ()

横幅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