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技资讯科技资讯

关于袁隆平爷爷的资料(为什么袁隆平的祖籍在江西德安)

编辑 2024-06-04 12:38:08 科技资讯

1. 关于袁隆平爷爷的资料,为什么袁隆平的祖籍在江西德安?

袁隆平的祖籍是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生于北京。

后来为什么他定居湖南?主要是两方面的原因:一个是工作分配及事业发展,另一个是婚姻生活。

1930年,袁隆平出生于北京。随后,他跟随父母辗转居住在全国多个地方。

例如他小学时期,先后在湖北、湖南、重庆读书;中学时期,先后在重庆、汉口、南京读书。

1949年,他进入重庆的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农学系学习。

1953年8月,袁隆平从西南农学院毕业,服从全国统一分配,到湖南省黔阳地区(今怀化地区)的安江农业学校当教员。

袁隆平的这份老师职业生涯,持续了18年,直至1971年。

1960年7月,在安江农业学校的试验田中,袁隆平意外发现了一株特殊性状的水稻。

由此,他在当老师的同时,开始了“杂交水稻”的研究。

在安江农业学校,袁隆平还收获了爱情。

随着袁隆平的年龄增大,身边的同事、朋友都热心地给他当“红娘”。

最后,袁隆平对于比他小8岁的女学生邓则一见钟情。逐渐地,俩人越走越近,开始了“师生恋”。

1964年正月初十,33岁的袁隆平和25岁的邓则,在安江农校举行了简朴而热闹的婚礼。

邓则是湖南省黔阳地区人,也即袁隆平成为了湖南女婿。

婚后,俩人恩爱到老,生育有三个儿子。

1971年春,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成立了杂交稻研究协作组,袁隆平被调到这个机构,到长沙工作。

此时,袁隆平在业内已经名声鹊起。

湖南省是鱼米之乡,水稻种植面积广阔,是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研究、培育工作的优良基地。

从而,袁隆平开始开辟新的天地,科研成果不断,工作及事业逐步腾飞。

1978年10月,他晋升为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

1984年,世界上第一家杂交水稻专业科研机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成立。1995年,以其为依托,成立了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这个机构位于湖南省长沙市,由“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担任主任。

直至袁隆平临终之前,即使他到云南、海南短期工作,还担任了多个社会职务,但他的工作单位都一直在湖南。

1999年6月,以“光大袁隆平伟大事业,用科技改造农业,造福世界人民”的农业高新技术企业——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长沙成立。后来成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国家科技创新型星火龙头企业、上市公司。

因而,由于工作及事业发展的原因,加上婚姻生活的因素,袁隆平长期定居在湖南。

关于袁隆平爷爷的资料(为什么袁隆平的祖籍在江西德安)

2. 哪个对国家贡献更大?

无以言表,无法衡量,无法形容,三个人都是全民偶像, 时代楷模,伟大的明星,三个人都是科学院士,都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都为这个时代,我们国家作出了巨大贡献!

那些所谓演员明星,流量小生怎么会成为热搜的?当初趋之若鹜,现都原形毕露,丑态百出,如最近悼念袁隆平把国士无双,都写成国土无双,国土吴双!可笑之极!滑天下之大稽!與论主流媒体当痛定思痛,做好主媒体该有的责任担当!

要追当追钟南山,袁隆平,吴孟超这样的超能量明星,闪耀的明星,笔者不才,特作三首藏头诗,高赞这三位时代巨星!

赠钟南山先生藏头诗《钟南山赞》:钟山风雨起苍黄,南征北战惊骇浪,山川异域风月情,赞叹不置中华郎!

赠袁隆平先生藏头诗《袁隆平赞》:袁安高卧美名攒,隆盛昌世稻高产,平地一声功勋筑,赞啧声声世相传!

赠吴孟超先生藏头诗《吴孟超赞》:吴越同舟战顽疾 ,孟母慈心仁者医,超越肝胆相照时 赞声鹊起全无敌!

3. 将袁隆平尊称为稻神?

今天是五月二十二日,是袁隆平老先生千古的日子!国人都该记住这个悲痛惋惜的日子!袁老先生的逝世是国家和全体中国人民的巨大损失!这片儿富饶英雄的正义之地今天又失去了一位伟大的、平凡的、孜孜不倦的真正为百姓服务干实事的老英雄!袁老先生一路走好!就我本人按辈份和年纪来说,应该称袁老先生为袁爷爷,袁爷爷真是落地儿的老农民形象,和蔼可亲,平易近人!袁爷爷为全人类作出了最实在的贡献,米饭吃饱不是问题了!袁爷爷也代出了一批优秀的农业专业知识人才,将继续为全世界的农业科研工作发光发热!袁爷爷今天走了,他老人家朴实无华,辛勤劳作,全身心的为百姓干实事的精神将永驻人间!我想送给袁爷爷的尊称是“杂交水稻袁老实”!向袁爷爷鞠躬致敬!

4. 袁隆平院士生前带有多少学生?

袁老生前带过多少学生,有成就的学生有哪些?这个问题如果系统统计起来还是非常庞大的,睿和君从自己的了解以及网络上的知识,给大家分享一下吧。

先说袁老有多少学生

这要从袁老毕业之后说起,1953年,袁老从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农学系。被分配到到湖南省怀化地区的安江农校任教。又有被分配到偏远落后的湘西雪峰山麓安江农校教书 。在这里袁老担任教员,而且一干就是18年。这18年,袁老带过的学生非常多,假若按一年50人计算,他带过的学生也有近千人。

1971年春,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成立杂交稻研究协作组,袁隆平调省农业科学院杂交稻研究协作组工作。从这时候开始,袁老结束了边教学、边研究的工作模式,一心扑在水稻的研究上。

虽然是专心研究,但这时候他仍要带助手,以及刚分配过来的人员,虽然从师从关系上来说是上下级,但有些人也是他一手带出来,而且他还要带研究生,以及博士生。

所以,袁老这些年带过的学生数不胜数,没有一个具体的准确数字。

袁老有成就的学生有哪些

袁老有成就的学生主要是他在安江农校工作期间培养出来的,有的毕业之后继续跟着他,担任他的助手,也有毕业之后有所成就的。具体人员情况如下(排名不分先后):

李必湖

说到袁老的学生,首先要说的一个人就是李必湖,1966年从安江农校毕业之后,留校担任袁老的助手。而他的成就是1970年在海南岛发现雄花败育的普通野生稻,这为选育水稻雄系不育系,实现杂交水稻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三系配套做了重要贡献。

1973年的时候,李必湖和袁老等一起在世界上首次育成强优势杂交水稻,并在1981年和袁隆平一起获国家发明奖特等奖,这也是我国建国以来第1个特等发明奖。

此后,李必湖在主持安江农校杂交水稻研究所工作期间,主持研制的威优402、威优49、威优48、威优438、金优402等一系列高产优质的“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累计推广种植面积4亿亩,增产稻谷的340多亿公斤,新增产值200多亿元。

尹华奇

和李必湖一样,尹华奇也是毕业于安江农校,毕业之后留校任教,并担任袁老的助手,他与李必湖是袁老早期最得力的助手。

尹华奇的成就得到了多个国家的认可,曾在上世纪80年代被美国得州聘为杂交水稻顾问,并想把他留在美国。但爱财心切的袁老,借访问期间的机会,把他重新招致麾下。

此前袁老曾风趣地说自己是鱼,助手是水。于是他就和尹华奇说:“鱼儿离不开水,要是肥水流向外人田,我这条鱼就快变成泥鳅了。”

再次回到袁老身边的尹华奇也不负众望,成就非常大。而袁老也深知弟子的想法,在上世纪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他为尹华奇申请立项,专攻改良稻米质量,不牺牲产量,提高稻米品质。

现在的尹华奇担任国家杂交水稻工程研究中心研究员、联合国粮农组织杂交水稻特约顾问,其成就也是有目共睹的。

罗孝和相比李必湖和尹华奇两人,罗孝和并不能算是袁老的学生,因为他毕业于湖南农学院,上学时袁老未曾带过,毕业之后的罗孝和进入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这时候开始跟着袁老一起参加研究,在这期间,袁老之于罗孝和是老师和伯乐的双重身份。

在袁老的言传身教下,他主要负责的“培矮64S”品种研制成功,先后在十多个省市自治区进行推广,收获颇丰。

并且在袁老的推荐下,罗孝和申报并获得了2001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也曾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及国家专利。1992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8年获首届袁隆平农业科技基金奖,1999年获“湖南光召科技奖”。

罗孝和传承了袁老的衣钵,但毕竟他与袁老相差仅有7岁,年事已高,我们只能寄希望于杂交水稻领域的建树能被他的学生继续传承和发扬光大。

邓华凤邓华凤也是不袁老从学生时期就带出来的,只不过他也毕业于安江农校,他毕业的时间是1984年,而此时的袁老正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毕业之后,邓华凤在湖南农学院继续深造,此后回到安江农校任教,先后担任农艺师和高级农艺师。

1998年11月调入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跟随袁老一起继续研究杂交水稻。

邓华凤现任任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研究员,天津市水稻技术工程中心主任,中国杂交水稻产业联盟副理事长、国家粮食与食物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南大学和湖南农业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

邓启云出生于1962年的邓启云是袁老的学生,只不过他是袁老1997年带的博士生,毕业之后一直在袁老身边工作。现在他的成就也是袁老年轻一代学生中成就最高的人之一。

现在的邓启云是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深圳市国家级领军人才,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首席科学家,目前也是中南大学和湖南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

段美娟段美娟是袁隆平所有女学生当中最出名的一位,原因是她有双重身份,第一层先是袁老的学生,第二层是袁老三儿袁定阳的妻子。

1997年从中南农业大学毕业的段美娟,被分配到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从事水稻栽培生理研究,成为了袁隆平院士的学生之一。

当时袁老还不想收这个人,因为袁老认为下地干活、搞研究这件事是男人干的,一个女孩子整天蹲在田间地头,把皮肤都晒黑了,怕她坚持不下去。当时倔强的段美娟就要干出点成绩给袁老看,于是整日跟在袁老身边,风里来雨里去,得到了袁老的认可。

当时袁老的三儿子袁定阳也在这里工作,因为段美娟得到了袁老的认可,两个年轻人也都是单身,就有意撮合他们二人,而且二人也因为志趣相投,就走到了一起。

现在段美娟是是湖南农业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副校长,是我国水稻研究专家,她主要从事植物基因工程和水稻遗传育种,重点关注高产、抗病、抗虫、抗逆水稻新品种的选育。

当然,除了我们上面提到这几个比较知名的学生之外,实际上袁隆平还有不少学生,他曾经带出了二十几个博士学生,而且这些学生后来都成为了各个领域的骨干,比如他的博士学生之一吴朝晖,目前是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后勤管理处处长。

由此可见看出,袁隆平院士的学生还是比较给力的,虽然谈不上后继有人,但是这些学生对于我国水稻研究的发展仍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5. 袁隆平院士摔了一跤不幸离世?

九十多岁的老人,你知道骨头是什么样子吗?你知道内脏又是什么样子吗?

九十多岁的老人,身体已经脆弱到极致了,你以为一个很轻的摔跤,对他们来说就是致命的,要么骨折,要么内脏受损。

比如心脏,九十多岁的老人,虽然心脏还正常跳动的,但已经很脆弱了。摔跤会导致心脏震动,惊吓会导致心悸,这些刺激都可能让心脏骤停。

再比如大脑,摔一跤,震动可能会导致脑溢血,脑中卒,脑缺血等问题,这些都是会致命的。

甚至有的高龄老人,可能大限已至,摔一下虽然没有伤到骨头或内脏,但就是一个引子,就这一下,人就没了。

说句不该说的,摔跤以后短时间能去世的,都算是好事。就怕九十多岁的老人摔一跤,死不过去也过不过来,自己遭罪,儿孙也跟着遭罪。

我太奶奶,九十二岁的时候,走路腿软一下坐地上了。结果整个盆骨粉碎性骨折。送到医院三甲医院去,医生说骨头跟豆腐渣似的,全都是酥的,没法治。拉回来在床上躺了六年。幸亏我太奶奶四个儿媳两个女儿,还有七八个孙媳妇,大家轮流伺候照顾。要放在人少或子孙不太孝顺的家庭,老太太怕是要遭天大的罪了。

6. 水稻之父三个儿子有孙子吗?

水稻之父袁隆平三个儿子没有孙子,有三个孙女。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2021年5月22日),男,汉族,无党派人士,1930年9月7日生于北京,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原主任,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发明协会会士,湖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第六至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

7. 温饱之父?

2021年5月22日13点07分,我国“杂交水稻之父”,“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一九六零年罕见的天灾人祸带来了严重的粮食饥荒,一个个蜡黄脸色的水肿病患者倒下了。

袁隆平目睹了严酷的现实,他辗转反侧,不能安睡,决心努力发挥自己的才智,用自己学过的专业知识,尽快培育出水稻新品种。他依据对遗传学已有的较深的认识,对实验田里的退化植株仔细进行观察和统计分析,不仅论证鹤立鸡群的稻株。

是天然杂交稻,而且从其第一代的良好长势充分证明水稻也存在明显的杂交优势现象。搞杂交水稻的研究具有光明的前景。可是,杂交水稻是世界难题,因为水稻是雌雄同花的作物。

自花授粉难以一朵一朵地去掉雄花搞杂交,这样就需要培育出一个雄花不育的道珠,然后才能与其他品种杂交。

这是一个难解的世界难题。袁隆平知难而进,他认为外国没有搞成功的中国人,不一定就不能成功。袁隆平迈开了双腿,走进了水稻的茫茫绿海。

去寻找着从未见过,而且中外资料没有见过报道的水稻雄性不育株施为农校教员的袁隆平,每天除了教学外。

就是在试验田里培育高产品种。时间一天天过去,袁隆平头顶烈日,脚踩烂泥驼背弯腰的一穗一穗的观察寻找。

就在试验中,他发现天然杂交水稻穗大粒饱,产量高,但是第二年再重就退化了,失去了优势,袁老就想进行一种试验。

培育能保持高产的杂交水稻的种子。为了这个理想,袁隆平不知花费了多少精力,有时候在试验田里观察,连家也顾不上回。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十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培育成功了。一九七五年冬,国务院做出了迅速扩大试种和大量推广杂交水稻的决定。

国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日复一日地进行繁殖制种,以最快的速度推广,我国稻谷在几年中增产了一千多亿公斤,解决了大部分人的温饱问题。

袁隆平获得了国家第一个特等发明奖,美国等国也引进了他的成果。

在2004年《感动中国》中,给袁老的颁奖台词:“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播撒智慧,造福社会。

本文标签:

很赞哦! ()

横幅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