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技资讯科技资讯

HeadAmp GS-X mk2 耳机放大器测评报告 「SOOMAL」

编辑 2024-06-02 11:42:46 科技资讯

HeadAmp GS-X mk2耳放是一款来自美国HeadAmp品牌的桌面耳机放大器,HeadAmp确实是来自的美国品牌,而GS-X mk2发布于2017年,也是在多代积累下更新的新型号。由于在欧美市场HiFi品类的定价比中国市场要高得多,所以GS-X mk2 3299美元的售价还被定位为高性价比产品。

HeadAmp GS-X mk2 耳机放大器

HeadAmp GS-X mk2 耳机放大器

这台耳机放大器送测网友的套装曾经是SAGRA DAC和HE1000v2耳机,感谢网友送测样机。本篇测试,由于条件所限,主要对比的耳机还是HE1000的三个版本,以及K812耳机。前端音源组合,主要尝试了泉3解码器和SAGRA DAC解码器,所以这篇测评可能谈不上全面,就当一次小规模的体验吧。

外观与内部设计

电源箱:HeadAmp GS-X mk2耳机放大器如图所示,它有一个独立的线性电源机箱,通过专门的电源连接线将变压整流后的直流电输入到放大器机箱。机箱的主体是比较薄比较普通的铝材质,前面板似乎可以选择很多种的颜色和工艺,这款红色款为高光的氧化表面工艺。根据第三方资料介绍来看,GS-X还有一款Mini,价格可以低一点,差别就是将线性电源没有分体设计,和放大器部分放在一起。

HeadAmp GS-X mk2 耳机放大器-电源盒互联接口

HeadAmp GS-X mk2 耳机放大器-电源盒互联专用线

HeadAmp GS-X mk2 耳机放大器-电源盒互联专用线

HeadAmp GS-X mk2 耳机放大器-电源盒互联专用线

耳机放大器的电源部分,使用两个环形变压器和两套独立的整流电路完成,左右两声道的双单声道分别供电的设计。

HeadAmp GS-X mk2 耳机放大器-电源盒-拆解

面板与接口:HeadAmp GS-X mk2的前面板采用了拨杆式的开关来切换一些不同的状态。包括一个前级是否打开的开关,和三档的耳放前级增益的调节,似乎是0、+9和+18三档的切换。另外,由于提供了三组输入源,可通过前面板的开关来切换。

HeadAmp GS-X mk2 耳机放大器

接口方面,GS-X mk2有一个比较常用的4芯XLR耳机平衡输出,另外两个接口写了R/SE和L/SE,均为3芯XLR与6.3mm TRS插头母插座的复合插座。分别连接XLR时为平衡驱动耳机的一侧声道,使用6.3mm立体声单端插头连接时为SE[单端]工作状态。

HeadAmp GS-X mk2 耳机放大器-音频输入区

HeadAmp GS-X mk2 耳机放大器-音频输出-直通与前级区

耳放背面的接口看起来真不少,这是因为它比较少见的增加了一组单端RCA和平衡XLR的直通输出,绝对物理意义上的直通。另外,还有一组RCA和XLR的前级放大输出[不知为何接口有所松动,没敢用]。输入方面,GS-X mk2做了两组RCA和一对XLR的输入,搭配前面板开关来切换输入源。

内部主要结构:放大器的内部空间真是够宽敞的,主打卖点是这个24级的步进式电位器,从使用来看手感和稳定性都还尚好,写到这里就难免想起那台因为电位器而阵亡的HIFIMAN EF6耳放。

HeadAmp GS-X mk2 耳机放大器-耳放盒-拆解

HeadAmp GS-X mk2 耳机放大器-耳放盒-拆解-耳放板[共四块构成平衡输出]

HeadAmp GS-X mk2 耳机放大器-耳放盒-拆解-步进电阻式电位器

耳机放大部分是HeadAmp的传统设计[创始型号是GS1?],全平衡的设计正好分为4块放大板,立体声两声道,每声道平衡输出各一路。耳放板后级扩流的三极管上有散热片覆盖,而输入级前级部分看到了一对直立的三极管和一个OPA604AU的单运放。这里不太清楚这颗运放是否起到了前级增益切换的作用,还是仅仅为输入级三极管供电呢?或者是两者配合实现增益的控制呢?我们似乎更倾向于后一种前级由OPA604运放和一对三极管构成。

客观测试与主观听感

客观测试

客观测试中,我们为了让耳放得到一个漂亮的客观指标,所以选用了Lotoo的PAW S1声卡作为音源,使用了平衡输出。考虑到GS-X mk2步进式电位器对测试指标存在影响,所以选择了最大档位。测试输出电压选择在±2Vrms。另外,我们用HD650耳机和SHP9600耳机模拟真实负载进行测试,考虑到不能让耳机承受太大的输出电压和功率,带负载时的输出电压为±0.5Vrms,即单端情况下为0.5Vrms,负载测试在单端输出下完成。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当扬声器被输入的变化电压所驱动震动停止后,它的震动不会马上停止,因此也会因电磁感应产生电压-信号,反加于输入端,所以在加负载测试中,客观指标会变差。但放大器的输出电流、输出功率、输出阻尼等调节不同[如果某个还可以单独可调的话],也可能会让客观指标有最佳的某个位置。带载测试,更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单纯的横向不同放大器对比,参考价值有它的局限性。空载可能也有其另外的局限性。另外,加载如果采用平衡输出,分离度结果会有不小改善。

HeadAmp GS-X mk2 耳机放大器-频响曲线@空载-平衡输出

HeadAmp GS-X mk2 耳机放大器-噪声分布@空载-平衡输出

HeadAmp GS-X mk2 耳机放大器-动态范围@空载-平衡输出

HeadAmp GS-X mk2 耳机放大器-总谐波失真@空载-平衡输出

HeadAmp GS-X mk2 耳机放大器-互调失真@空载-平衡输出

HeadAmp GS-X mk2 耳机放大器-分离度曲线@空载-平衡输出

测试项目输入源S1空载Z32Z300
噪声水平, dB (A):-94.8-92.8-89.7-89.9
动态范围, dB (A):94.892.889.789.9
总谐波失真, %:0.000550.005210.002510.00958
互调失真, %:0.005060.0110.0870.021
立体声分离度, dB:-94.1-77.1-52.8-53.6

从输出结果来看,即便在空载情况下,GS-X mk2的输出失真度也是比较高的,以1kHz总谐波失真频谱来看,失真的频率范围也是比较宽的,互调失真也基本类似。对于一款纯分立[忽略OPA604的话]设计的耳机放大器来说,当我们看到这样的客观测试成绩和失真特征,是应该高兴?还是应该担心呢?

主观听感

主观听感测试中,主要使用了HOLO AUDIO 泉3解码器的输入和SAGRA DAC的输入,全部使用平衡输入,输入电压大概在±2Vrms左右。对比耳机,三个版本的HE1000,在描述中可以认为HE1000和v2基本等同,HE1000se很不一样。另外,参考了AKG K812耳机。

HeadAmp GS-X mk2 耳机放大器

GS-X mk2算的上一款拥有自己风格的放大器,不算特别中性也不算白开水,大体声音形态上不算那种特别忠于前端音源风格的放大器,反而是在细节的继承上挺能感觉出前端音源的一些特点。

比如,在SAGRA DAC有些略偏松的中频下,通过GS-X mk2还是会让中频的动态有比较明显提升,风格也更为有力,结像更为宽阔立体。高频的修饰感明显更强,在偏高高频部分,有颗粒感出现[比音源增强,更容易感受得到],也有高频与中高频区间的一点点圆滑的听感,感觉是耳放前级部分的音色导致,因为这部分听感搭配不同音源基本都能感受得到。

而在泉3前端下,GS-X mk2中频风格表现的基本一致,看来这款耳放在中频部分的参与感很强。高频的精致和内敛风格要比SAGRA DAC更为适合它,可以算得上相当精致了,另外也弥补了HOLOAUDIO家族对高频缺少圆润轮廓的听感,不过可惜,程度还是很弱。低频部分,从我们使用的搭配来看,基本没有特别强参与感,不会明显改变前端风格,算稍有加强稍微浓郁一点点吧。

当然,GS-X mk2也不是一款重口味的耳机放大器,尤其是中低频和低频部分,表现的比中频和高频更为中性或者说更为终于前端音源的风格。玩家们一直认为这是一款比较好的搭配平板耳机的耳放,不过这次参与测评的也只有三个HE1000不同版本。推测一下,GS-X mk2最大的特点,就是让中频的动态提升比较明显,声音变得大气,大动态下张力表现很好,放得比较开。由于此次使用的两款R-2R解码器,声音瞬态的控制力都已经很出色,所以搭配GS-X mk2声音稳健,再加上主导大动态、比较大力的中频风格,中频整体表现最为令人满意。但是如果搭配比较松软前端,如AKM的一些解码器、声卡等,恐怕瞬态的控制力会没这么好。

另外,GS-X mk2的高音部分,基本延续了中频这种风格,密度好,而且比较偏重声音的密度表现,同时在瞬态部分又有一点圆滑的痕迹。所以在不同的搭配下,比如HE1000和V2下,高频的质感以及和中高频衔接等表现都更好,但是HE1000se这种偏亮的,则容易表现出粗糙的感觉。相对前端更干净,这种粗糙感更弱,圆润感稍微更明显。

在搭配K812下,中频的特色依旧,尤其是奥产K812,本身这部分就相对较强,表现令人满意。由于是和HE1000一起对比,所以真的很难同时感受到K812的什么魅力,这倒不是耳放不好,而是这种级别东西放一起听,就是这个结果。只能说K812正常发挥,耳放的动态表现足够,没有太大问题,或者说问题和表现如HE1000上一样。耳放在本次测评的组合下,口味都不会太重,相对本身已经偏通俗口味的K812来说,耳放就更没有表现出特别强参与感。

总结

从主观听感来说,HeadAmp GS-X mk2还是很像一个前级输入级主导音色风格,后级扩流放大的放大器的风格。耳放最大特色是在中频,包括和中低频中高频衔接,对前端原本声音风格的改变痕迹明显,参与感强,让中频形态大了一圈或者好几圈,人声更为生动,结像清楚,大动态交响乐的爆发力更好,声场够宽又足够扎实,不是通过某些凹陷来营造的靠后的声场的做法。高音部分相对考验和不同耳机、音源搭配后不同的效果,需要用户自己精细把握,可能会放大某些前端高频不够细腻带来的一些细节问题。低频部分不是重口味方向,相对增加了一点弹性和量感。如果想要保留耳放,又寻找浓郁口味,可能需要从音源下手更方便。对于购买该价位段耳放的用户来说,所搭配音源和耳机自身的基础的素质应该不会出太大问题,对最终效果的心理预期也可能会因投入较大而变得更高,寻找一个各类耳机通吃的耳放也会更为困难。

本文标签:

很赞哦! ()

横幅广告